Monday, November 12, 2012
新加坡(4)海南鸡饭
我爱了海南鸡饭许多年,所以到了新加坡简直有点儿朝圣的心情。好不容易得空,与同事打车去了最近的一间文东记。我事先把海南鸡饭吹得天花乱坠。
从Concierge打听来的这条小街完全和热闹不搭边,六七间小食肆一字排开,天这么热,人行道上倒是坐满了食客,多是马来印度人,盯着从出租车里钻出来的我们好似看动物。然而文东记挨着天天,叫人有误入海南鸡饭天堂的遐想。同时我也顿悟,什么文东记、天天,统统是连锁快餐店。照Concierge大眼睛的马来服务生的说法,这些本地风味大饭店肯定是做不地道的。
在文东记坐下来,迫不及待地叫一份海南鸡饭。孰料店主着力推荐的却是烤鸡,看我坚持要白斩鸡,遂摇摇头一副“这人不可理喻”的表情拉长脸离去。海南鸡饭原来还可以是烤鸡这就够奇怪的了,更奇怪的是白斩鸡上来,配的乃是酱油膏和辣酱,而非我吃惯的葱姜泥。鸡肉入口嫩滑,皮够薄,也有鲜美的胶质,但明明就是西装小鸡,与我想象中有咬劲、有肉香的口感简直南辕北辙。这一刻深深的失望无以言表。鸡油做的米饭倒真是没得说。我私下怀疑自己闹错了重点,或许所谓“最好吃海南鸡饭”的口碑来自饭,而非鸡。
回到酒店,仍然无法释怀,并且越想越怀疑自己陷入了“小食肆才有好东西”的伪命题漩涡。为消除心头疑云,罔顾大眼睛服务生的忠告,次日直奔文华酒店的Chatterbox再来上一碗精装版海南鸡饭。这回海南鸡饭的价格翻了两番,米饭明显不如文东记有滋味,白斩鸡还是西装鸡,只是口感粗糙了许多……唯一优势大概是搭配的一碗鸡汤。至此我有点儿明白了,自己之前爱上的海南鸡饭千真万确乃是骗老外的改良版。郁闷之余,打点起精神对自己说,哼,等回洛杉矶,定要去夏蕙大吃特吃改良版鸡饭,以好好慰籍自己受伤的心灵。
新加坡(3)出租车和移民
新加坡素以高效率著称。打电话以及用互联网召出租车实在方便快捷,无论是其他哪个国家的游客想必都要在心里慨叹一声“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想到这个?” 出租车多,私家车少,拥挤程度自然减轻。话说要搞到一辆私家车也真不容易,竞标成功,所费已经是一辆车的价钱。养车停车,就一个字:贵。
出租车司机不太爱说话,多是华人,收音机里放着的歌,从费玉清到王杰,总归是八九十年代的过气偶像。司机们随着哼歌,摇头摆脑,乐在其中。真要逗他们说话,他们说的却总是南洋味满溢的英文。大都对政府引进太多精英移民大有微词。“这么多人,这么多私家车,搞得新加坡到处堵车!”一个大叔怨气十足地挥手指向在我看来明明交通流畅的公路。“说是人不够要移民,生孩子我们不会吗?非要引进这么多外国人,到处搞得这么贵,公民服务他们从来没有贡献过,我五个孩子都服了兵役!有钱人拿钱来就可以移民,他们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另一个愤怒的大叔拼命摇头,我真怕他激动时候扔掉方向盘,“这样——这样是不对的,这样是不公平的。”
好吧,一直听说新加坡如何言论管制,但全世界出租司机们发起牢骚来还是一样的。
也有乐天派的司机,三言两语把新加坡的移民历史说成了评书。“二战时候华人从大陆游泳游到新加坡,我爷爷就是游过来的,我爸生在新加坡。那时候本可以接着游,游到印尼去,反正也不远!可是去印尼要护照的,没有护照的就只好留在新加坡。”这是个笑嘻嘻乐天知命的小伙子。“现在?现在印尼人抢着游过来!马六甲海峡那么繁华,一不小心就撞上船!要有铁头才能安全到达,到了也要被遣送,印尼人只好转个方向游去马来西亚!”他露出坏笑,“马来西亚不在乎,有钱?收下。No money? You swim back!” 机关枪似的新加坡英文砸得我的笑神经直抽抽。几分是事实几分掺了水那可难说得清楚。
出租车司机不太爱说话,多是华人,收音机里放着的歌,从费玉清到王杰,总归是八九十年代的过气偶像。司机们随着哼歌,摇头摆脑,乐在其中。真要逗他们说话,他们说的却总是南洋味满溢的英文。大都对政府引进太多精英移民大有微词。“这么多人,这么多私家车,搞得新加坡到处堵车!”一个大叔怨气十足地挥手指向在我看来明明交通流畅的公路。“说是人不够要移民,生孩子我们不会吗?非要引进这么多外国人,到处搞得这么贵,公民服务他们从来没有贡献过,我五个孩子都服了兵役!有钱人拿钱来就可以移民,他们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另一个愤怒的大叔拼命摇头,我真怕他激动时候扔掉方向盘,“这样——这样是不对的,这样是不公平的。”
好吧,一直听说新加坡如何言论管制,但全世界出租司机们发起牢骚来还是一样的。
也有乐天派的司机,三言两语把新加坡的移民历史说成了评书。“二战时候华人从大陆游泳游到新加坡,我爷爷就是游过来的,我爸生在新加坡。那时候本可以接着游,游到印尼去,反正也不远!可是去印尼要护照的,没有护照的就只好留在新加坡。”这是个笑嘻嘻乐天知命的小伙子。“现在?现在印尼人抢着游过来!马六甲海峡那么繁华,一不小心就撞上船!要有铁头才能安全到达,到了也要被遣送,印尼人只好转个方向游去马来西亚!”他露出坏笑,“马来西亚不在乎,有钱?收下。No money? You swim back!” 机关枪似的新加坡英文砸得我的笑神经直抽抽。几分是事实几分掺了水那可难说得清楚。
新加坡(2) 热以及还是热
飞机上憋闷了一路,到樟宜机场的时候,我简直就没个好气。新加坡真热。温度也许算不上高,但空气潮湿,平白无故就像有一团棉花堵在胸口,懒待理人,开口都嫌费力气。一路怏怏地从机场到了旅馆。从出租车出来几秒钟就好像有块热毛巾啪地糊在脸上。天已经都黑透了,这空气竟然热辣辣的有大太阳割着人皮肤那种跋扈劲头。我狼狈逃窜进酒店,虽然初来乍到的新鲜劲儿还在,时间也才晚上八点,已经全然失去了四处逛逛的兴趣和勇气。
新加坡和我想像中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这是个星期天,商店八点就早早关门,四季酒店楼下的酒吧里空空荡荡竟然没个人影,出乎意料的冷清。为睡觉计,要了杯新加坡司令,二十多新币。一想到未来几天就要困在这间索然无味的酒店里,几乎欲哭无泪。
空调似乎有什么问题,设在二十二度,结果冷得让人发抖。一觉醒来,蓝天上交织飘动大片的乌云白云,马路湿漉漉的,听同事说下过了倾盆大雨。下午去国立大学某研究所,热得就不那么咄咄逼人了。
该研究所离酒店也不算远,可是酒店的门房一听我们想要走去就大摇其头。最后还是招了的士。开车的是华人,收音机里头放着费玉清的一剪梅,司机跟着摇头晃脑地哼唱。研究所原来地方也偏僻得很,深深藏在校园角落里。门房是上了年纪的马来人,应该是穆斯林,白色缠头,宽大长衫,颤颤巍巍给我们开了门,又拿开水壶沏茶。这建筑上了年纪,吱吱呀呀的木地板仿佛把我一下子带回了沙滩红楼。
见的这位研究所主任是四十出头的女士,薄施脂粉,语速极快,据初步目测能干得骇人听闻。一个小时过后,我对于本地智库和研究所生态已经有大致了解,这个且按下不表。她问了我们怎么回旅馆,就拿出手机点点戳戳,说是网上叫车。五分钟光景出租车到了,她核对尾号后送我们出去。这是我第一次见识新加坡高效率的一面。在此之前的所见所闻大抵只是印证了浓郁的殖民地色彩,与这地方的天气一样:潮湿、热辣、阴沉、浓郁。
新加坡和我想像中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这是个星期天,商店八点就早早关门,四季酒店楼下的酒吧里空空荡荡竟然没个人影,出乎意料的冷清。为睡觉计,要了杯新加坡司令,二十多新币。一想到未来几天就要困在这间索然无味的酒店里,几乎欲哭无泪。
空调似乎有什么问题,设在二十二度,结果冷得让人发抖。一觉醒来,蓝天上交织飘动大片的乌云白云,马路湿漉漉的,听同事说下过了倾盆大雨。下午去国立大学某研究所,热得就不那么咄咄逼人了。
该研究所离酒店也不算远,可是酒店的门房一听我们想要走去就大摇其头。最后还是招了的士。开车的是华人,收音机里头放着费玉清的一剪梅,司机跟着摇头晃脑地哼唱。研究所原来地方也偏僻得很,深深藏在校园角落里。门房是上了年纪的马来人,应该是穆斯林,白色缠头,宽大长衫,颤颤巍巍给我们开了门,又拿开水壶沏茶。这建筑上了年纪,吱吱呀呀的木地板仿佛把我一下子带回了沙滩红楼。
见的这位研究所主任是四十出头的女士,薄施脂粉,语速极快,据初步目测能干得骇人听闻。一个小时过后,我对于本地智库和研究所生态已经有大致了解,这个且按下不表。她问了我们怎么回旅馆,就拿出手机点点戳戳,说是网上叫车。五分钟光景出租车到了,她核对尾号后送我们出去。这是我第一次见识新加坡高效率的一面。在此之前的所见所闻大抵只是印证了浓郁的殖民地色彩,与这地方的天气一样:潮湿、热辣、阴沉、浓郁。
新加坡(1) 还好没在这儿定居
辗转到新加坡,对于狮城的第一印象实在说不上好。这坏印象是从新航开始的。新航也不是全然不好——终于亲眼见识了马来风味宝蓝色蜡染布配金丝彩线碎花刺绣的招牌式空姐制服,这衣服剪裁真有讲究,裹得燕瘦环肥的空姐们个个一步三摇,体态妖娆,甚是养眼。飞机虽然不新了,娱乐设备还是一应俱全。不幸飞机上满满当当,一多半都是表情空洞,行为既粗鲁又傲慢的马来和印度小伙子,想来有些是转机的,有些则是劳工。他们自从上飞机起就高声呼喝,烈酒一杯接着一杯灌。偌大的飞机,后头整个经济舱只有三四名空姐,服务我们这一边的华裔空姐被几个印度小伙子招来挥去,往往拿来一盘烈酒这几个阿三就一饮而尽然后再次亮起服务灯。空姐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妆容精致的脸上满是小汗珠,还穿着紧身裙装只能小碎步快走。阿三们于是看着她低声交谈,不怀好意地笑,龌龊心思昭然若揭。不一会儿坐在我后头的马来人默不作声地喝高了,把杯子一推开始冲着天花板引亢高歌九曲十八弯的马来小调。满机乘客见怪不怪,安之若素。
坐在我边上的是两位穿金戴银搞得像要去参加婚礼的印度老太太。紧靠我的那一位披着华丽的红色莎丽,更衬得她鸡皮鹤发,瘦骨伶仃。这么小小的一位老太太却需要很多空间。她的手脚不客气地伸到我的座位这边,占领了半壁江山。我默默地稍加反抗,她便向我投来严厉愤怒的目光。老太太靠着比枯树干还硬的胳膊肘顽强进攻,无情而精准地捣着我肋下的软肉,坚决不让寸土。这顶来顶去的游戏玩了半小时,老太太终于不屑地看了我一眼,把胳膊往回收了收搭在座椅把手上。我松了一口气,闭眼想要睡会儿,半梦半醒间两位印度老太的交谈声底气十足,音调忽高忽低,却绝无半秒钟间断,音调变化无穷,如同某种宗教仪式上哼哼唧唧的吟唱,与飞机颠簸配合得天衣无缝。过会儿晚饭来了,刺鼻的咖喱味儿熏了我一跟斗——那原来是老太太们特别点的素咖喱。后头的马来人又喝了不知道几杯,放开嗓子唱得更高兴了。我忽然庆幸自己没能搬来新加坡。文化宗教熔炉和熔炉之间也大有不同,新加坡我大概是应付不了的。
坐在我边上的是两位穿金戴银搞得像要去参加婚礼的印度老太太。紧靠我的那一位披着华丽的红色莎丽,更衬得她鸡皮鹤发,瘦骨伶仃。这么小小的一位老太太却需要很多空间。她的手脚不客气地伸到我的座位这边,占领了半壁江山。我默默地稍加反抗,她便向我投来严厉愤怒的目光。老太太靠着比枯树干还硬的胳膊肘顽强进攻,无情而精准地捣着我肋下的软肉,坚决不让寸土。这顶来顶去的游戏玩了半小时,老太太终于不屑地看了我一眼,把胳膊往回收了收搭在座椅把手上。我松了一口气,闭眼想要睡会儿,半梦半醒间两位印度老太的交谈声底气十足,音调忽高忽低,却绝无半秒钟间断,音调变化无穷,如同某种宗教仪式上哼哼唧唧的吟唱,与飞机颠簸配合得天衣无缝。过会儿晚饭来了,刺鼻的咖喱味儿熏了我一跟斗——那原来是老太太们特别点的素咖喱。后头的马来人又喝了不知道几杯,放开嗓子唱得更高兴了。我忽然庆幸自己没能搬来新加坡。文化宗教熔炉和熔炉之间也大有不同,新加坡我大概是应付不了的。
Saturday, November 10, 2012
二世祖
正在看一部电影叫做Jiro's Dreams of Sushi。老头Jiro在东京某地下铁开了间小小寿司店,十个座位,他是个工作狂。这间寿司店本来就受老饕追捧,获得米其林三星之后更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座位。寿司吃起来其实是可以很快的,半小时解决问题。Jiro虽然有点儿地下铁快餐店的嫌疑,却只做三万日元往上走的Omakase。饶是这样,食客仍然赞不绝口。
Jiro老头年纪已经大了,有两个儿子,都是这一行。小儿子知道自己不会继承家业,早早另立门户开了另外一家寿司店。据小儿子说,老子的寿司店口碑忒好,食材口味都完美,他竞争不过,只得另辟蹊径,从比较有亲和力的服务下手。小儿子说,他不嫉妒哥哥,长子继承家业乃是传统。
那位将要继承家业的大儿子,已经秃顶。既然老爸已经85岁,那么他大概也五十岁往上走了。是否真的知天命这事儿说不清楚。但一辈子只有一个人生目标就是继承老爸的寿司店,却是真的。这位秃顶的中年人说他喜欢赛车,说着激动起来两眼闪闪发亮。他是个朴实得掉渣的人,带着方框眼镜。为了赛车这么个激动法,很是违和。
纪录片也记录下他去采买海鲜、指导伙计做寿司的镜头。总体看来,大公子爱评论,却没有见地,是个资质平庸的人。和他年纪差不多的伙计微微笑着,把心里的想法掩饰得密不透风。这个寿司店里只有一个有前途的人,就是这位大公子。其他的伙计,要拧上八年毛巾才能开始做鸡蛋卷。
一辈子的路也早早就决定了。Jiro让儿子们高中毕业就回寿司店做事。老头一辈子只爱自己的店,眼里看不到其他的路,也毫不可惜地切断儿子们的路。
其实这样的老店, Jiro老头儿哪天撒手西去,也就跟着完蛋了。秃顶的大公子大概要等上五十年,才有机会意识到自己无法驾驭老爸留下的家业。
Jiro老头年纪已经大了,有两个儿子,都是这一行。小儿子知道自己不会继承家业,早早另立门户开了另外一家寿司店。据小儿子说,老子的寿司店口碑忒好,食材口味都完美,他竞争不过,只得另辟蹊径,从比较有亲和力的服务下手。小儿子说,他不嫉妒哥哥,长子继承家业乃是传统。
那位将要继承家业的大儿子,已经秃顶。既然老爸已经85岁,那么他大概也五十岁往上走了。是否真的知天命这事儿说不清楚。但一辈子只有一个人生目标就是继承老爸的寿司店,却是真的。这位秃顶的中年人说他喜欢赛车,说着激动起来两眼闪闪发亮。他是个朴实得掉渣的人,带着方框眼镜。为了赛车这么个激动法,很是违和。
纪录片也记录下他去采买海鲜、指导伙计做寿司的镜头。总体看来,大公子爱评论,却没有见地,是个资质平庸的人。和他年纪差不多的伙计微微笑着,把心里的想法掩饰得密不透风。这个寿司店里只有一个有前途的人,就是这位大公子。其他的伙计,要拧上八年毛巾才能开始做鸡蛋卷。
一辈子的路也早早就决定了。Jiro让儿子们高中毕业就回寿司店做事。老头一辈子只爱自己的店,眼里看不到其他的路,也毫不可惜地切断儿子们的路。
其实这样的老店, Jiro老头儿哪天撒手西去,也就跟着完蛋了。秃顶的大公子大概要等上五十年,才有机会意识到自己无法驾驭老爸留下的家业。
Monday, November 5, 2012
早点
对武汉有着特殊感情的人,多半会对“过早”念念不忘、津津乐道。池莉写个汉正街小市民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故事,也要特意插上一整段武汉的早点:
王厨师说:“个杂种,我漂洋过海不晓得跑了多少国家和城市,个杂种,他们的油条都是软皮降的,只有我们武汉的油条是酥酥的。”
许师傅说:“咳,提不得喽。说那上海吧,十里洋场,过早吃泡饭;头天的剩饭用开水一泡,就根咸菜,还是上海!北京首都哩,过早就是火烧面条,面条火烧。广州深圳,开放城市,老鼠蛇虫,什么恶心人他们吃什么。哪个城市比得上武汉?光是过早,来,我们只数有点名堂的——”
王老太扳起指头就数开了: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火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老廉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条,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王老太的牙齿不关缝,气一急出了一挂口水。她难为情地用手遮住了嘴巴,说:“丢丑了丢丑了,老不死的涎都馋出来了。
两三百字就精准确实有效地打击了京广沪以及经济特区。王老太这一口气念出来的单子,加上四季美的汤包,基本上把武汉美食一网打尽——全是早点小食的路数。登堂入室文文静静的吃,吃不出来那个味道。街头上蹲着捧着碗热干面出声吸溜才是正道。这些吃食多半味道重、油也多,却能在炎热的天气里逗引起萎靡不振的食欲。
我想念的是另外一样东西,应该是湖北小吃,却很少听人提到,名唤“米粑。” 大米磨浆再加酒曲发酵,掺入面粉,白糖,做饼慢慢煎熟,一面金黄,一面雪白。煎好了是个8字形,里头加上新鲜出炉的油条,卷起来咬一口,咸甜焦香回味无穷,难以形容。
童年时代的早餐,除了米粑之外的回忆颇为黯淡。从小被迫喝牛奶,却始终厌恶热牛奶面上那层牛奶皮。于是变着法儿地给牛奶换味道:加巧克力粉、速溶咖啡、麦乳精。偶尔蒸了一碗糯米,冷糯米泡进热牛奶里,奶香米香相得益彰,这个我倒是百吃不厌。
最近下定决心要按时吃早饭,每天都为了吃什么而头疼。往往就是麦片豆奶加水果对付过去。虽然不难吃,但比起饭桌上曾经的花样百出来,真叫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哪。
王厨师说:“个杂种,我漂洋过海不晓得跑了多少国家和城市,个杂种,他们的油条都是软皮降的,只有我们武汉的油条是酥酥的。”
许师傅说:“咳,提不得喽。说那上海吧,十里洋场,过早吃泡饭;头天的剩饭用开水一泡,就根咸菜,还是上海!北京首都哩,过早就是火烧面条,面条火烧。广州深圳,开放城市,老鼠蛇虫,什么恶心人他们吃什么。哪个城市比得上武汉?光是过早,来,我们只数有点名堂的——”
王老太扳起指头就数开了: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火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老廉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条,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王老太的牙齿不关缝,气一急出了一挂口水。她难为情地用手遮住了嘴巴,说:“丢丑了丢丑了,老不死的涎都馋出来了。
两三百字就精准确实有效地打击了京广沪以及经济特区。王老太这一口气念出来的单子,加上四季美的汤包,基本上把武汉美食一网打尽——全是早点小食的路数。登堂入室文文静静的吃,吃不出来那个味道。街头上蹲着捧着碗热干面出声吸溜才是正道。这些吃食多半味道重、油也多,却能在炎热的天气里逗引起萎靡不振的食欲。
我想念的是另外一样东西,应该是湖北小吃,却很少听人提到,名唤“米粑。” 大米磨浆再加酒曲发酵,掺入面粉,白糖,做饼慢慢煎熟,一面金黄,一面雪白。煎好了是个8字形,里头加上新鲜出炉的油条,卷起来咬一口,咸甜焦香回味无穷,难以形容。
童年时代的早餐,除了米粑之外的回忆颇为黯淡。从小被迫喝牛奶,却始终厌恶热牛奶面上那层牛奶皮。于是变着法儿地给牛奶换味道:加巧克力粉、速溶咖啡、麦乳精。偶尔蒸了一碗糯米,冷糯米泡进热牛奶里,奶香米香相得益彰,这个我倒是百吃不厌。
最近下定决心要按时吃早饭,每天都为了吃什么而头疼。往往就是麦片豆奶加水果对付过去。虽然不难吃,但比起饭桌上曾经的花样百出来,真叫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哪。
Wednesday, October 3, 2012
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12
海边
海滩和办公室也就四个街区的距离。走过去是很惬意的,基本上就是海风,棕榈树,刺眼的太阳。但一下班人的惯性是往家走,而非拐个弯去看看日落什么的,更何况其间横亘着一条购物步行街,往往把我截获。
去三藩的时候被安排在一间很小的boutique旅馆。说是boutique,其实废物利用,旧房改造罢了。房间一半墙是粗糙的红砖,洗脸池正对着床。可是有两扇对着海湾的大窗户,我看着发了会儿呆。三藩这海湾看着阴冷得很,虽然现在是九月。
上次在三藩偶遇中学时候的语文老师夫妇,人家开口就说:马可吐温说过,最冷的冬天是三藩的夏天。我听得一愣,随之慨叹,也太有文化了!看看我已经没有文化好多年了!
唯有四处觅食,渐渐成为人生最大乐趣。Ferry building里头有间Hog Islands Oyster Co.,下了飞机直奔该馆子而去,二话不说先叫上两打牡蛎,真是过瘾。
去三藩的时候被安排在一间很小的boutique旅馆。说是boutique,其实废物利用,旧房改造罢了。房间一半墙是粗糙的红砖,洗脸池正对着床。可是有两扇对着海湾的大窗户,我看着发了会儿呆。三藩这海湾看着阴冷得很,虽然现在是九月。
上次在三藩偶遇中学时候的语文老师夫妇,人家开口就说:马可吐温说过,最冷的冬天是三藩的夏天。我听得一愣,随之慨叹,也太有文化了!看看我已经没有文化好多年了!
唯有四处觅食,渐渐成为人生最大乐趣。Ferry building里头有间Hog Islands Oyster Co.,下了飞机直奔该馆子而去,二话不说先叫上两打牡蛎,真是过瘾。
Saturday, August 11, 2012
去单位避暑
一九三四年八月,老舍在论语杂志写了篇《避暑》:“英美的小资产阶级,到夏天若不避暑,是件很丢人的事。于是,避暑差不多成了离家几天的意思,暑避了与否倒不在话下。”从董桥的书里看来这段典故,和七八月份头脑儿们的日程比照一下,发觉七十年后这话仍然当真。同时也总算明白我跟老板拍胸脯保证“这夏天我哪儿都不去”的时候,原来是严重地丢人了。
可是真要避暑,去哪儿算好呢?周五我研究了一下还没去过的地方,亚利桑那得克萨斯那是想都不敢想。传说全球变暖,美国迎来最热一个夏天,整个东部也都酷暑炎炎。西海岸看来是唯一乐土,尤其我上班的地点靠海,虽然离住处只有三迈,温度却能差到三四度。每每到了周末,乌央央的都是往海边开的车,到单位附近bumper to bumper,一步都挪不动。虽然要趁周末赶着改conference paper,也可以苦中作乐地自我安慰,我这也算是去单位避暑了。
可是真要避暑,去哪儿算好呢?周五我研究了一下还没去过的地方,亚利桑那得克萨斯那是想都不敢想。传说全球变暖,美国迎来最热一个夏天,整个东部也都酷暑炎炎。西海岸看来是唯一乐土,尤其我上班的地点靠海,虽然离住处只有三迈,温度却能差到三四度。每每到了周末,乌央央的都是往海边开的车,到单位附近bumper to bumper,一步都挪不动。虽然要趁周末赶着改conference paper,也可以苦中作乐地自我安慰,我这也算是去单位避暑了。
Sunday, July 15, 2012
Sunday, July 8, 2012
拉面和春笋
Tsujita LA Artisan Noodle
日本拉面店如雨后春笋一样在Sawtelle上接连冒了出来。眼下红得发紫的这家名唤Tsujita LA Artisan Noodle。这间店挂着“即将开业”的牌子长达七八个月。去年八月终于开张,本地拉面爱好者们欣喜若狂,光顾了才发现虽然店名叫做“Artisan noodle,” 晚饭却是不卖拉面的…… 这间馆子以要训练店员为由,让我们苦苦等了两个多月才终于开始在午饭卖拉面。菜单一眼可以看完:要么汤面,要么沾面。汤面是号称熬了60个小时的猪骨汤底,沾面用的汁在猪骨汤底上还加上海鲜。无论是汤还是蘸汁,都又鲜又浓又油腻。面条是店家自己做的,新鲜劲道,没得说。配叉烧肉,溏心蛋——话说这个溏心蛋水平真是叹为观止,蛋黄半凝不凝,不咸却入味。就凭溏心蛋,也值得到此一游。
面馆每天中午11点开门,11点不到已经有人陆续排队,11点10分即告满座。之后来的基本要等半小时以上。拉面爱好者们仍趋之若鹜,耐心等待。因为这家面馆的关系,连带旁边几间小小的咖啡店,刨冰店,服装店都生意极好。
这家面馆晚上的菜单完全和面条没什么关系,是居酒屋的架势。生意也不错,但看yelp上埋怨价钱贵菜式坑爹的远多过叫好的。谁叫你们去面馆点大餐呢。
Miyata Menji
在Tsujita等位不耐烦的时候,抬头就能看到对面这家也是新鲜开张的Miyata Menji。虽然号称也开在北海道,但菜单却实实在在让人吃一大惊。这间面馆也只供应两种拉面,囗味可真是重。汤面是用猪骨汤加上大量西红柿,再配照烧牛肉一大片。牛肉这么吃嫌腥,但店家送一小盘新鲜蒜泥搭配,是以香嫩可口。蘸面比较夸张,面条上头居然堆着大量奶酪。还有个daily special是雷打不动的日式咖喱拉面。无论选哪种,吃的时候不觉得,吃完了整个下午都得逛街以及喝大量水解腻。我对于这么奇特的口味满腹疑团,特意去问了问给我剪头发的日本师傅(是他推荐这间面馆给我的),人家说:这不是地道的日本口味,但确实在日本是挺流行的一个连锁店。拥趸还是不少的,大概合了老美的口味吧。
Tatsu Ramen
好吧, 这家拉面其实也在Tsujita街对面。两三个block上有六家拉面馆居然还能基本都坐满,这简直是个奇迹。Tatsu的噱头是自助ipad点餐。点完了就算要加点儿葱花,都得回到ipad那儿重新点。那么店里的女招待除了倒水之外还有什么功能呢?百思不得其解。
说真的,看到开放式厨房里忙碌的居然是一个白人小男生,一个黑大叔和一个指甲鲜红的亚洲小女生,已经对于这间面馆的legitimacy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任他顾客来来往往还在外头排着队,厨房里的操作完全是慢动作的。尤其是这位黑大叔,心无旁骛地对付一只小小的平底锅,几分钟就见他慢悠悠地把锅晃了又晃。点的汤面和干面(naked noodle)终于端上来,出乎意料,汤面不过尔尔,黑大叔那个平底锅出来的干面条可让人惊艳。面条弹牙,辣的程度刚好,关键是面条实在入味,这么好吃的凉面值得做上一次回头客。
Jinya Ramen
和其他几个怪招百出的拉面馆比起来,这间无惊无喜。但是口感清淡,选择多——最起码他们有素拉面。除此之外,我对于Jinya的印象仅限于天花板上高悬的一口钟。虽然该枚钟几乎可以肯定不是青铜也不是实心的,我还是不能控制地想像那口钟掉下来把食客连同桌子和拉面一起罩住的场面。一间好好的拉面馆为什么要搞一口钟?
以及……
一边写一边怀疑,最近严重长胖是否可以归功于这些个拉面馆以及那些几十个小时的猪骨汤……
说真的,看到开放式厨房里忙碌的居然是一个白人小男生,一个黑大叔和一个指甲鲜红的亚洲小女生,已经对于这间面馆的legitimacy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任他顾客来来往往还在外头排着队,厨房里的操作完全是慢动作的。尤其是这位黑大叔,心无旁骛地对付一只小小的平底锅,几分钟就见他慢悠悠地把锅晃了又晃。点的汤面和干面(naked noodle)终于端上来,出乎意料,汤面不过尔尔,黑大叔那个平底锅出来的干面条可让人惊艳。面条弹牙,辣的程度刚好,关键是面条实在入味,这么好吃的凉面值得做上一次回头客。
Jinya Ramen
和其他几个怪招百出的拉面馆比起来,这间无惊无喜。但是口感清淡,选择多——最起码他们有素拉面。除此之外,我对于Jinya的印象仅限于天花板上高悬的一口钟。虽然该枚钟几乎可以肯定不是青铜也不是实心的,我还是不能控制地想像那口钟掉下来把食客连同桌子和拉面一起罩住的场面。一间好好的拉面馆为什么要搞一口钟?
以及……
一边写一边怀疑,最近严重长胖是否可以归功于这些个拉面馆以及那些几十个小时的猪骨汤……
Wednesday, May 23, 2012
呼吸同一把空气
这位实习生老兄来自I国,刚当完兵。许多I国的犹太男孩子都长得眉清目秀,尤其一双坦诚的亮眼睛叫人平生许多好感。实习生同学像是上帝没造好的泥人,淡色 眼珠,蓬乱头发,头很大,走路重心朝前,总教人担心他马上就要踉跄两步。淡色胡须和头发眼珠看着又不是一个色调。每天还打领带,紧到让人替他透不过气来, 越发显出比例不平衡的五短身材。每每淡色眼睛瞪圆,让我想起某种浣熊。
我也不知道他来这儿几个月都干了些什么。好在并不是由我们所支钱。我向梅丽莎表示这种路人甲实在不必惹她着急上火,不料她越发激动。挥舞双手高声抗议:
“可是他还在呼吸研究所的空气!”
一时语塞。想提醒梅丽莎天下人都呼吸同一把空气。好不容易才压下这个较真的傻念头。
这想法却在脑子里扎了根。下午小步跑着去交个东西,看到该名实习生老哥戴着耳机悠闲自在正在看Youtube,一时真是恶向胆边生,恨不得踢开门向伊怒吼:“你这个臭小子怎么还在呼吸我们研究所的空气!”
Wednesday, May 16, 2012
Tuesday, May 15, 2012
Beijing in May
很久不这个时候回北京了。上次回去赶上大地震,又去了上海,记忆里模模糊糊一片忙碌。这次拿定主意不肯到处乱跑,在家老实待了十天。各种时鲜蔬菜吃得我不亦乐乎。糯软的蚕豆,鲜嫩的莴笋,荠菜馄饨,还有小蒜苗和泥蒿——全是平时只能流着口水想想的好东西。
爸妈继续着很是逍遥的生活。每天各人有各人的忙碌:妈妈采购新鲜菜蔬自不待言,爸爸如今每天早上做咖啡,从研磨咖啡豆开始,态度认真好似做学问。家里新添了面包机,做面包时还加入提子和核桃仁。北京灰大,每天扫地拖地好几回。家务和家务,三餐之间一天就流过去了。
也有几天污染严重。下过雨之后车像是做了个深海泥面膜。不过比起冬天成天灰蒙蒙的空气来说,五月真是好太多了。傍晚微凉,白天出点儿太阳,微微出汗,神清气爽。
下为数不多的几次馆子,菜真够油。吃起来还不觉得,往身上溅一点儿汁就是洗不掉的油点。大鱼大肉比不上孔乙己的茴香豆臭豆腐和大煮干丝。能与久不见面的朋友们聊一晚上天更是至上享受。略微起意回亚洲——还得再多赚点儿钱先!
爸妈继续着很是逍遥的生活。每天各人有各人的忙碌:妈妈采购新鲜菜蔬自不待言,爸爸如今每天早上做咖啡,从研磨咖啡豆开始,态度认真好似做学问。家里新添了面包机,做面包时还加入提子和核桃仁。北京灰大,每天扫地拖地好几回。家务和家务,三餐之间一天就流过去了。
也有几天污染严重。下过雨之后车像是做了个深海泥面膜。不过比起冬天成天灰蒙蒙的空气来说,五月真是好太多了。傍晚微凉,白天出点儿太阳,微微出汗,神清气爽。
下为数不多的几次馆子,菜真够油。吃起来还不觉得,往身上溅一点儿汁就是洗不掉的油点。大鱼大肉比不上孔乙己的茴香豆臭豆腐和大煮干丝。能与久不见面的朋友们聊一晚上天更是至上享受。略微起意回亚洲——还得再多赚点儿钱先!
Sunday, March 4, 2012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偶尔得知Joshua Bell在Walter Disney Concert Hall有个recital,P自己是拉过几年小提琴的人,再三怂恿我去,说是值得。还在犹豫不决,单位秘书一句话让我下定了决心,她说:我对小提琴毫无感觉,不过Joshua Bell is really cute。好吧,冲在这位小哥长得帅的份上,我去瞧了瞧。他穿一身黑,表情严肃。上半场勃拉姆斯我没什么感觉,下半场走印象派风了倒让人印象深刻。结尾一曲流浪者之歌完全是华丽丽的炫技,听得人血脉喷张。所谓小哥其实也四十好几了,皮肤蜂蜜色,说话笑容都羞涩得很。音乐会后签售,我乖乖掏腰包买了他两张唱片。
回家总觉得有点儿失落,又说不出哪儿失落。上网晃悠,发觉Itzhak Perlman也要在UCLA开音乐会,觉得也不能不去。老头儿出场,也是一身黑。虽然坐着轮椅,行动起来竟如一阵风。白色毛巾垫在肩膀上。他一出手我就知道为啥看Joshua Bell看得不过瘾了。帅哥讲究得很,站和摇摆的角度都似仔细计算过,炫技出花样的时候也盘算好了什么地方该指望观众赞叹。他这么一算计,难免就有三分做作。哪儿像Perlman老头儿,一边拉一边汗如雨下,不顾形象地频频擦汗,浑然忘我,很有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派头。两人比较起来,一个是巴尔扎克,一个是小裁缝。
Perlman老头贫得要命,没完没了地拿给他伴奏的南亚人开涮。那个巧克力皮肤的钢琴家也就好脾气地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翻谱的则是个亚洲男孩子,郭富城似的中分头,牛仔裤fleece。Perlman把厚厚一叠乐谱扔得满舞台都是,兴之所至,echo爽快地送了一曲又一曲。只是他那些无厘头的笑话叫人有点儿茫然,音乐会结束后一路上都听见人在讨论笑点到底在哪里。
回家总觉得有点儿失落,又说不出哪儿失落。上网晃悠,发觉Itzhak Perlman也要在UCLA开音乐会,觉得也不能不去。老头儿出场,也是一身黑。虽然坐着轮椅,行动起来竟如一阵风。白色毛巾垫在肩膀上。他一出手我就知道为啥看Joshua Bell看得不过瘾了。帅哥讲究得很,站和摇摆的角度都似仔细计算过,炫技出花样的时候也盘算好了什么地方该指望观众赞叹。他这么一算计,难免就有三分做作。哪儿像Perlman老头儿,一边拉一边汗如雨下,不顾形象地频频擦汗,浑然忘我,很有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派头。两人比较起来,一个是巴尔扎克,一个是小裁缝。
Perlman老头贫得要命,没完没了地拿给他伴奏的南亚人开涮。那个巧克力皮肤的钢琴家也就好脾气地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翻谱的则是个亚洲男孩子,郭富城似的中分头,牛仔裤fleece。Perlman把厚厚一叠乐谱扔得满舞台都是,兴之所至,echo爽快地送了一曲又一曲。只是他那些无厘头的笑话叫人有点儿茫然,音乐会结束后一路上都听见人在讨论笑点到底在哪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