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退衣记

话说八年来专拣便宜货的我,感恩节忽然决定抛弃给了我无数$15以下好deal得专卖店,转投名牌大店Saks和NM。节前pre-sale,买了两件 Anna Sui的裙子,一条Nanette Lepore的长裤。在网上买的时候顺利得不象话,拿到信用卡帐单才觉得肉痛……NM的包裹到的时候我正在佛罗里达,家里没人,给退回去了,倒省了一桩事。Saks买来的那件,穿在身上如同米袋,真叫人欲哭无泪。也只能退掉。一拖再拖,拖到无可再拖,我终于下定决心去了Saks在Beverly Hills的那家店。

进门先找directory。四下转了整整一圈,居然没找着。心想那总该有Customer Service的大牌子吧。绕了第二圈,还是没有。第三圈找扶手梯,仍然没有。我心生恐慌,左看看右看看,偌大的厅里没几个人,看不见戴牌子的店员。有两个我基本确认是店员的,都行色匆匆来去如飞,完全视旁人如无物。转上第四圈,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电梯。。。先上楼再说。直奔五楼,一眼望去,仍然一片黑乎乎。Directory……没有 directory。店员……不戴牌子。我瞅准了整层楼最gay的一个男生,冲上前问:"Do you work here?"果不出所料。。这位真是售货先生。不过他瞅了瞅我手里的袋子,简洁地告诉我:这整座楼都是男装,女装在隔壁……天哪,六层楼的男装部……Saks真是变态啊。。。

女装部其实隔了一条马路,进门只觉莺声燕语,男装部灰蒙蒙的抑郁气氛一扫而空。Directory……还是没有。扶手电梯……倒是有一部。不过我这回盯住一位脸上粉最厚长得最像芭比娃娃闪亮蓝色眼影假睫毛最夸张的女士上前询问,果然不出所料……这位真是售货小姐。她瞅了瞅我手里的袋子,告诉我去五楼或者六楼试试运气。。。苍天啊。。。退件衣服难道还要找到这个牌子的柜台么……

后来我明白过来二三四楼都是大牌子的专柜。五楼人不多。我被售货大妈A踢至售货小姐B再踢至某隐藏得很深的customer service柜台……退衣服也就用了30秒吧。

打折很厉害的样子。四下看了看:所有号称折上折的鞋子,上头都连个价签儿也没有。叫我如何看起?打道回府,恍然发觉自己在Saks迷魂阵里花去了30分钟有余。Saks门外空气真新鲜啊。以后要是再跟Saks买东西,俺就是个棒锤。

Wednesday, December 26, 2007

快乐圣诞,圣诞快乐

买东西基本上是一个链式反应。比如说上次FC夫妇来访的时候我立马神魂颠倒地看上了FC那双疑似Dior的高统麂皮靴子。之后我四处寻找一双风格相似的靴子而不得,两个月之后我添了一双配长筒靴子的长筒袜和一条配长筒靴子的瘦腿羊毛裤。至于这靴子,我忽然不想买了。

再说该条本来该是配靴子穿的Club Monaco的羊毛西裤只剩我常穿的号码,从一百多打到9块钱一条犹如早市收摊时候的白菜。左看右看就是小了那么一丁丁点,又貌似是在可以蒙混过关的范围内。于是我下了决心要重新开始锻炼。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在四处寻觅一套长袖长腿儿瑜伽风的运动衫……

这一链式反应在许多领域持续发生。我买了韭菜豆芽,韭菜买多了,所以又买了碎猪肉包韭菜猪肉饺子;馅儿拌多了又去买皮子;剩下的碎猪肉又买了茄子来配……这样两个星期的菜都受一盘韭菜豆芽支配,真是匪夷所思。

昨儿我终于买了一辆车,为这辆新车每年要多交小一倍的保险,看来看去实在宝贝得不行,接下来打算买一套脚垫以免弄脏了车里的地毯;一个大的cooler以免弄脏了trunk得地毯;一个……数码相机……好给我的新玩具拍照片~

我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DSLR只是个花钱的开端。我还在谨慎地看sigma和tamron的头儿,已经有人向我倾情推荐小白了……

********************************

一夜风声怒号。周围的街区纷纷停电。IM上碰见个住在附近的朋友说:半夜一点停电,引发警报系统狂鸣不止,伊的太太从床上跳起来抓起猎枪就往外冲……我后来想了想,保不齐我家里也停过电了只是我不知道。回头冰箱里七七八八的恐怕得扔个干净。

街上人少。大风,太阳很高,像北京的秋天。开了俺的宝贝兔子出去兜圈儿,脸上挂着傻笑。鼎泰丰的蟹粉小笼、许留山的芒椰芦荟爽一路吃下来,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Monday, December 17, 2007

迈阿密游记(2)追寻海明威的足迹

Key West for Blog


在佛罗里达半岛的最南端,一带小岛如同散落墨西哥湾的珍珠,自迈阿密往西南划出一道断断续续的弯弧。这一千七百多个小岛被称为Florida Keys,它们在冰川时代曾经是珊瑚礁的一部分。一万五千年前,海平面逐渐降低到如今的高度。这些一度被海水覆盖的珊瑚礁露出水面,风化为石灰岩(limestone),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群岛。这些岛屿在1910年的时候由一条海上铁路连接。当初的铁路桥早已被一场1935年的飓风毁损,如今串起从迈阿密到最南端的岛屿Key West的,乃是八十年代完工的一条长达一百二十七英里的高速公路,也是美国一号高速公路的最南端部分。天气好的时候驱车南下,狭窄的道路两侧是无边无垠的碧蓝海洋,当是赏心悦目的乐事。当年毁损的铁路桥和废置不用的旧公路桥,如今开放给步行游客作钓鱼观景之用。

所谓Keys,是西班牙文Cayo的误读,意为小岛。Key West被当地人叫做Cayo Hueso, 也就是“骨殖之岛。”传说此处曾经是印第安人弃置尸骨的地方,名字也由此而来。也有一说认为Key West顾名思义,就是西岛。西岛是一号高速公路的终端,也是美国的最南端。这里离古巴只有九十英里之隔。一两百年来,数以十万计的合法和非法古巴移民通过西岛进入美国。这个小岛无形之中成了通往古巴的假想门户。每个晴好的天气,西岛最南端的标志物Southernmost Point都聚集了向茫茫大海翘首仰望的游客,每个人都试图在一泓碧蓝上找出古巴的方向,并任凭想象力把自己带往那个美国公民无法合法抵达的国度。

略微讽刺的是,当年如假包换的美国公民海明威初次来到西岛,正是假道哈瓦那。他和新婚妻子珀林搭邮轮自法国到古巴,海明威觉得自己后半生的生活在此刻似乎划下了确定的轨迹。

海明威决定去西岛定居,是在他自欧洲返回美国之后,一战和二战的间隙。那决定作得相当心血来潮。或许佛罗里达粗糙却纯净有出尘之概的白沙滩勾起了关于法国南部的某种回忆,或许与世隔绝的海岛让他终于可以与世界讲和而潜心写作,或许岛上的“海螺”拉丁裔移民让他找回了些早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的熟悉感觉……或许只是九十英里之外的古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这些现在我们都一无所知。唯一可知的是,珀林爱上西岛的好天气和好风景,她倾其心力装饰新居,想在西岛的居所处处烙下老欧洲的影子,而海明威的注意力似乎浑不在此。Rum 酒,出海打鱼,高质量的写作,他在西岛上的生活像一个漫长无比的假期。他一面怀念着西班牙,一面又似乎在加勒比海找到了西班牙最原始粗犷的风土人情。他在精神上离欧洲越来越远,十几年后,他最终选择定居在古巴,那充满拉丁异域风情,粗糙如新鲜风化的石灰岩,与老欧洲贵族情调毫无关系的加勒比海岸。他远离战乱和政治,在海岛上寻觅他的世外桃源,直至卡斯特罗带来了他的失乐园。

海明威在西岛上间歇度过的十几年,是西岛居民引以为豪的历史。他在Whitehead街上的故居被改造成了博物馆。这是海明威在西岛上的第二个居所,也是他在美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家——当他最终选择回到美国定居的时候,却选择了美国最边缘的一个小岛。

红砖墙、石灰岩造就的西班牙式老房子、院落里参天的热带乔木犹如雨林。海明威故居方圆一个半英亩,如今开放给游客参观。站在门口的导游优哉游哉地叼着一根烟,他带着水手帽,看起来正像海明威小说里描写的某位老船长。他的脚边,一只全身漆黑,毛色油光发亮的猫旁若无人地踱过。我跟着它拿了相机拍照,才发现整个院子里到处都是优游自在的猫——一九三五年某位老船长送给海明威的六趾猫,如今有将近六十只后裔。它们才是海明威故居的真正主人。这些猫显然也习惯了来来往往的游客,它们秉持猫科动物一贯的傲慢态度,坚持把带着白痴的惊喜表情跟在屁股后头照相的陌生人们当作透明空气。柱子脚,树荫下,每张空闲的椅子上,它们各踞一方,在冬天的好太阳里呼呼大睡。其中更有一只名唤Archibald MacLeish的肥猫,常年以一成不变的姿势霸占海明威的大床。与其说它是只猫,还不如说它是件家具。

海明威曾经每天六点起床,写作六个小时,然后把整个下午交给海洋和朗姆酒。在他清醒的那半天,他完成了一些他最好的作品,包括《战地钟声》,《乞力马扎罗的雪》和《弗朗西斯马科布短暂的幸福生活》。在他受烈酒支配的那半天,他会拿他捕回来的青枪鱼当作沙袋练拳击,并在夜晚指望家对面的灯塔指示他回家的方向。珀林从欧洲运来了枝形吊灯,西班牙胡桃木家具,并修了一个与西岛自然风貌格格不入的豪华游泳池。装修这游泳池花了两万美金,在当时是绝对的天文数字。海明威当时在西班牙,他回来的时候发现花了这么多钱,震惊之余从口袋里掏出一分钱递给珀林,大笑着说:“你不如把我最后一分钱也花掉了算了!”海明威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书房里,那里和他在古巴的故居一样,墙上挂着一个鹿头。地上堆着陈旧的旅行背包,竹条座椅,阳光从落地大窗里无拘无束地透进来。除了一盏枝型台灯之外,整间书房几乎看不到珀林装点的那个老欧洲的影子。我猜想当海明威最终离开西岛定居古巴,他的心情定然是挣脱了新世界最后一点枷锁那样惟余云淡风轻。

来西岛之前从旅游指南上只看到这一座海明威故居。在西岛上四处游晃,才发现海明威的印迹无处不在。在西蒙顿街上闲逛,不小心就看到珀林叔叔送给他们的第一座房子,如今是间专卖纪念品的商店。海明威当年每晚不醉不归的Sloppy Joe’s 酒吧,如今叫做Captain Tony’s Saloon。隔了一条街还有一间酒吧故意取名Sloppy Joe’s,企图混淆视听,也蒙混了不少游客的钞票。几杯朗姆酒下肚之后,孰真孰假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总之大家都坐在海明威故事里的吧台上说着海明威的故事,也跟他一样不醉不归。

晚上十点多跑去Captain Tony’s,这里还维持着几十年以来的老样子。酒吧极小,连扇像样的门都没有,屋顶挂满了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女人内衣和工人的安全帽,不知道打哪儿来的传统。酒吧里一棵老树穿过屋顶,据说十九世纪这棵树上曾经吊死过十几个海盗,此树因此得名“吊脖子树”。坐下来点杯Pirate’s punch, 四周看看,琢磨着海明威曾经坐在哪张旧吧椅上。门口坐着的乐队显然比听众喝得还高,几个大男人把七十年代的老摇滚一曲曲唱下来,整间酒吧跟着摇头晃脑哼着不成调的曲子,两三个小时在朗姆酒里一晃就过了。西岛的夜风潮湿有点儿凉,半个多世纪以前,海明威是否也踩着一样微醺的步子,跟着灯塔的光亮,摇摇晃晃地寻找家的方向?他在西岛度过了十几年,之后不回头地去了古巴,弃这个多年的居所,他在美国的第一个家犹如敝屣。此后二十年间,西岛成了他在古巴和美国之间偶尔休息一夜的中转站。我在西岛上所能够零星寻觅到的,不过是一处又一处他模糊的,已成旧事的足迹。

Sunday, December 16, 2007

迈阿密游记(1) 夜色:热度华氏98

迈阿密夜色:热度华氏98

踏出迈阿密机场,我闭上眼睛贪婪地吸了口清新微湿的空气。Gulf Stream洋流把迈阿密的天气打造得无懈可击。虽然位于热带,这座城市有记载的最高温度却不过华氏98度。十二月里,迈阿密的太阳有着不温不火的好脾气。空气里饱含的水分让人匆匆的脚步都自动放慢了三分。走在路上,不知不觉就好似踩住了拉丁音乐收放自如的节拍。

开车走local去迈阿密海滩,一路在不熟悉的单行道迷宫里磕磕撞撞。直到确定无疑地开上了通往南滩(South Beach)的高速公路,方才松了口气,有了东张西望的心情和闲工夫。不算宽的公路两侧,深蓝色澄澈的海水无遮无拦。那纯净的颜色刹那间把心里所有的郁闷不快都一扫而空了。此刻我无比确定,大老远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并没有来错,因为每片海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情。

东张西望的结果,是我一眼瞅见了旁边跟我并排开着的一辆Toyota Sienna。这辆时髦的Van有八九成新,扎眼的是车身上密密麻麻跟筛子一样,竟然全是子弹孔。我趁着红灯的机会斜着眼睛细细数来,四十三个子弹孔又大又圆,明显是自动武器的杰作。车里坐了两位拉丁籍的小兄弟,面相和善,谈笑风生。我暗自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毒品贩子?虽然极想替这辆饱经创伤的 Van留个影,却还是硬生生地抑制住了抓起相机的冲动,眼睁睁看着这辆车在车流中左拐右拐,扬长而去。

迈阿密在八九十年代间可算不上是旅游的头等胜地。这个城市虽然有蓝天碧海白沙艳阳,却毒品走私猖獗,非法移民众多,治安很成问题。迈阿密著名的南滩曾经是犯罪率极高的贫民区。然而八十年代末以来,以Calvin Klein为首的大批时尚界名流涌入南滩,其中Irene Marie在此开设了佛罗里达第一家国际性模特代理。自此南滩日益繁华,娱乐业蓬勃发展,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它脱胎换骨,成了迈阿密最富有的社区之一。

从停车场到海滩不过短短半条街。先看到海边蜿蜒的小路,略显荒凉的灌木丛,陈旧的木栅栏,高大摇曳的棕榈树。通往海滩的小径铺满了雪白的沙子,隔着条街还看不到海,然而一点点海风的咸味已经在鼻尖萦绕不去。此时的心情是极端期待的,好像一场好戏慢慢拉开了幕。待到穿过灌木丛真的站在宽阔绵延的沙滩上,我反而有点儿不知所措了。那么长的好沙滩,叫我要从哪儿看起才好呢?

佛罗里达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白沙滩。其实这里的海滩沙砺混杂,微微硌脚,远不如夏威夷的海滩细软光亮得好似绸缎。然而艳阳当头,白沙亮得耀眼。那近乎一尘不染的天真颜色,真让人顿感心胸风光霁月。到了晚上,月色下白沙和海水同时闪着幽幽的光,又是别种情调。南滩海岸救生队的小亭子都漆成柔和的蜡笔色调,卖小吃、租阳伞的售货亭则是深棕色的小木屋,颜色干净明亮,设计得真高明。

然而南滩最吸引人之处并非自然风光,而是它的人气。南滩在美国可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people watching spot。模特公司在此拍摄广告、MV是家常便饭。在这里懒洋洋晒上一天太阳的帅哥美女,为了肤色均匀漂亮计,落落大方脱去比基尼拥抱阳光海水新鲜空气。年轻拉丁女子身材之曼妙,叫人叹为观止。白沙碧海鲜艳阳伞在这些漂亮人儿面前也只好退而其次成为谦虚的背景。

冬天太阳下山早,才五点钟,天光已经慢慢暗下来,紧挨着南滩的店铺和酒吧陆陆续续点上了灯,领座的漂亮姑娘们开始卖力地向路过的行人大力推荐happy hour menu。街的另一侧,卖手工艺品的小摊子门庭若市,街头艺人趁着夜色初上开始摆开了摊子。路上的行人愈来愈多,最后一丝暮色里,四面八方都依稀传来节奏奔放有致的拉丁音乐。这条白天宁静的小街顿时换上了灯红酒绿的妩媚模样。我正在流连于街头小店,忽然脚边传来声音:"Hey, Photographer!"低头一看,一位帅哥对着我友好地微笑:"想要朵玫瑰花吗?这是送你的,你愿意留下钱就留下点儿,不留也没关系。"他的小摊上满满摆着草编的玫瑰花。我被他一句"Photographer"说得受宠若惊,自愿作了购物傻瓜,蹲下来挑选的当儿,他又对我说:"我是印第安原住民,现在就靠祖上传下来的小手艺为生……""你家族的保留地在哪儿?""呃……"他转了转眼睛,犹豫了两秒钟,然后迅速回答道:"蒙大拿!蒙大拿的黑毛熊族……""黑毛熊族?!……"我抬起头狐疑地看着他。这家伙在胡说八道:黑色的卷发明明是拉丁血统,哪儿有半点印第安人的影子?我看了看手里的花,问道:"这花能放多久?"骗子帅哥对着我无比深情地笑:"一辈子……"我被这样厚脸皮的谎言给逗乐了。放下一块钱,拿着朵草花儿愉快地离开了。在这样迷人的拉丁风情的南滩,当然一切无害的谎言都是可以原谅的。

随着夜色加深,南滩的热度似乎也持续上升。在路边的小酒吧里找个露天靠街的位子坐下来,要杯鸡尾酒,一边啜一边看来来往往的行人,不用做什么已经十分放松享受。当然我也没忘了点上一盘佛罗里达的特产石蟹Stone Crab。这种海蟹个子小小的既不中看又没什么肉,却长着一对肥美多肉的大蟹螯,当年(六十年代)几乎被老美给吃绝了种,禁捕了整整八年才又逐渐繁殖起来。红彤彤的蟹螯,尖上是一块漂亮的黑色。端上来之前蟹螯已经被细心打碎,用刀叉就可以轻易取出蟹肉大块朵颐。配着柠檬汁和芥末蛋黄酱,回味无穷。此地的螃蟹饼crab cake,也秉承东岸自马里兰往下的一贯好传统,脆皮之下满满填着货真价实的大块蟹肉,吃起来也是极之过瘾。迈阿密流行的brown rum加新鲜水果榨汁调制的鸡尾酒,入口顺滑到不得了,却又劲道十足。一杯不够就多喝两杯吧,反正happy hour,一切都半价。

晚上十点过后,街面上开始沉寂下来,然而Collins两侧的boutique酒店里,各式如火如荼的派对才刚刚开始。附近著名的泡吧好去处多是旅馆自带的餐馆和 lounge,这些多为fusion style的餐厅,菜式精致,受到老饕们极力推崇追捧,也是美食评级杂志的宠儿。这晚我挑的一家名为Social 的餐厅就是这样一个时髦的hang out hot spot. 菜单上古巴、西班牙和新派美国菜风格杂陈,都是小盘,每色菜都可选相配的红酒/白酒,价格不菲。我点了红酒牛尾,蛤蜊和煎海螺饼。食物从卖相到口味都无懈可击,然而整个晚上,我少有地从美食上走了神儿——从我面前穿梭而过的人们实在太过精致,我看得挪不开眼睛。高加索、拉丁、非洲、亚洲裔的各式美女媚眼横生万种风情,每一个都有着满满的自信,秾纤合度却极其结实健美的身材,走起路来大步生风,如同走在 T台上的模特。她们毫不吝惜展示长腿,小蛮腰和饱满的胸脯,显然那一件件昂贵的小礼服她们买起来也绝无手软。一顿饭下来,如同看了一场紧凑的时装秀。时近午夜,狂欢的人群却越聚越多。整个晚上,南滩都会维持这样拉丁节奏的热带温度,直至凌晨四点之后,每晚上演的midnight fever才会不情愿地在夜晚的余韵中暂且退烧。

Monday, November 5, 2007

纽约杂记

一趟红眼航班

每次旅行之前,收拾行囊的心情与其说是雀跃,不如说是失落。离开一个住惯了的地方永远都是叫人伤感的。出门旅行,面对什么是茫然不可知的,然而要短暂离开睡惯了的床却是一定的。一边收拾箱子,一边为了找不到合适的衣服而对自己发脾气,简直想把箱子一脚踢翻赌气取消这次旅行,似乎一切烦恼踢翻了箱子就会顺理成章得到适当的解决。

这样阴晴不定的脾气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星期。把纽约的旅行计划一一做下来,餐馆地址电话都列成了Excel工作表。旅馆、节目、航班。时间大把大把地花在无止境的google上。临到出门,仍然是张惶无措,惦记着没赶上的deadline,糊涂着干吗兴之所至要跑一趟纽约。

Red eye基本上满员,我身边坐着个单身妈妈带着八个月大的小女婴,空中小姐少爷们竟不施以援手,简直骇人听闻。一路上反反复复,睡不踏实。坐着难受,躺下去更难受。心跳嘭嘭的,不知道是否因为上飞机前那杯黑啤在肇事。等真到了纽约,反而不急着出机场,先一路狂奔至 Peet's,一杯咖啡下肚,才长出一口气,觉得长周末真的开始了。出租车上看着逐渐亮起来的天空,橙色的霞光,听着耳边的风声,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北京。每次回国坐国航的飞机,到北京正是凌晨。坐在机场大巴上,虽然放眼望去有那么多的高楼,但视野还是开阔的。遇到个大风天气,天空被吹得透明透亮的,直觉得心境澄明,想要仰天长啸。此刻感觉大致如是。

鹿鸣春的包子

旅馆小小的,可是很chic。地方在中央公园的西南角,时代华纳中心后面,很不起眼的一个地址。装修走的是boutique 的路子,很现代的设计,门厅的轮廓是一水儿的直线。无论走到哪儿,灯光总是黯淡的,各种层次没有表情的中性色透着点儿工业时代的冷漠,然而每面墙上却都密密实实包着黑色和深蓝色的仿天鹅绒,在奶白色的顶灯照耀下,反射着幽幽的光。房间也小,一张不大的床占满了几乎整个空间。然而我扑在床上,几乎立刻就睡着了,自在得犹如这就是家里那张睡惯了的床一样。

原本的打算是存了行李,去下城中国城的新波记吃碗鱼丸面当作早餐,做几个小时的马路天使,再去鹿鸣春尝尝他们闻名遐迩的蟹粉小笼包。结果这一觉酣睡到中午,好不容易把自己从床上拖起来,出门还觉得走得有点儿摇摇晃晃。正午刺眼的阳光下,纽约略微刺骨的初秋的空气里,每次横穿马路,熙熙攘攘横冲直撞的人群都让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和兴奋。鹿鸣春在 Central Park South有一家分店,店面相当雅致,坐在二楼上,从扶手看下去,能把进门上楼的食客一一看个明白。顾客很少,两桌老美,一桌日本人。两侧的墙是明亮的落地镜子,阳光暖洋洋地照进来,节奏是悠闲缓慢的。两屉蟹粉小笼包端上来,个儿挺大,做工不算精细,皮也吃了汁水,像是蒸过了头,也可能是面和得不够意思。然而一口咬下去,满满一包金色的油膏汤水却是绝顶鲜美。配上姜醋,吃起来真没个够。跟鼎泰丰比起来,手工,肉馅和精细程度是万万比不上的,独独胜在蟹粉上,算是有点儿意思。我另外点了碗馄饨汤,那可真是骇人听闻地难吃。一碗半冷的酱油汤,三个馄饨身形巨大,一口咬下去竟跟千层饼似的,其间夹着既无味道又无口感的肉(?)渣,当真把我给吓得够呛。

结帐时候,一楼的服务生对着水族箱傻笑。问她看什么。这小丫头傻乎乎看着我道:"你会讲国语哦?你是中国来的哦?"然后向我指点:"这两只龙虾是流氓,它们一直在做爱。那两只螃蟹一直抱在一起,我想它们是同性恋。你是中国什么地方来的?"她明明是北京来的,才三个月,已经一口台湾腔国语。急着问我:"你喜欢洛杉矶还是纽约?洛杉矶有地震哦?"走出门还听见她开心地跟人炫耀:"我们北京来的妹妹哦 ~~"

法拉盛会友记

法拉盛到底有些什么?从地铁里出来,我目瞪口呆。这十字路口我从没来过,看了却有难以解释的熟悉感。若再宽上三分,点缀些喇叭声响和一个交警岗,谁能看得出来这是美国?路面上不知从哪儿来的果皮烟头碎纸片,人群喧嚷,磨肩擦踵。这里的拥扰与曼哈顿是不同的。曼哈顿是清冷而居高临下的,每个行人都有清晰的目的地。法拉盛自有它无法无天的活力,像剪影版的北京,像一棵没经过园丁的手修剪、在夏天充足的雨水里疯长的树。街道两侧破旧的店铺,从衣服鞋袜到钟表修理,都打着中文的牌子。各种食物的香味从不同的方向飘过来,牵扯着我的神经,叫我不顾形象地把鼻子吸溜了又吸溜。叫人目不暇接的餐馆招牌映入眼帘。我在 Main上漫无目的地瞎逛,其实坐落了诸多著名馆子的40街就在左近,可惜我不知道。有个小孩子路过,手里攥着羊肉串,我的瞳孔顿时放大了八度。本打算追上去问问,无奈当时朋友正在电话上跟老爸唠叨个没完没了。等他挂了电话,小孩早走得无影无踪,为了这羊肉串,我们从 40街到43街走了若干个来回,终于一阵方向正确的风把碳炉的烟味和羊肉的膻味一并精准地送进了我们的鼻子里。我像见了亲娘一样心急火燎地过马路,横冲直撞的态度较本地人还要aggressive 上三分。两串羊肉串烤上了,那烟熏火燎的膻香味是折磨人的。我被撩惹得站也不是,走也不是。最匪夷所思的是无论站在羊肉串摊子的哪一边,风都会把烧烤的油烟吹过来罩在身上。羊肉串终于到了手,吃起来其实并没有闻着香。肉是冻过的羊腿肉,叫人吃了欲罢不能的脂肪却只有一块……一眼瞅到路边的甜品店,于是两条腿不听话地拐进去,买杯红豆冰沙来安慰自己没有得到满足的胃。

Saturday, June 16, 2007

论Sushi Tenn的倒掉

在洛杉矶这样的城市里,以步代车的机会并不算多。因此遇到值得步行一逛的小街,我常兴奋不已。Sawtelle算是这样一条街。附近日本人很多,也有一座日本寺庙。每年传统的庆祝活动上,男女老少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尤其是那个日本鼓打得荡气回肠。东亚文化本来相通。我虽然不是日本人,也时常一不小心被触动了思乡的神经。

从街头走到街尾,各种价位、不同风格的小餐馆比比皆是。在Sawtelle上找到街趴是迹近无法完成的使命。我通常把车停在附近的居民区里,然后不慌不忙地逛街,慢慢决定要去哪家好吃不贵的小馆子,是一流的消遣。

其中一家Sushi Tenn,是很有格调的寿司馆子。地方小小的,价格不菲,然而头盘新鲜花哨,寿司极新鲜,生鱼入口即化。每次去都把Toro,象拔蚌,海胆,生虾,三文鱼籽一口气点下来,心里有种变态的满足感。虽然几个月才能去一次,但是极为心仪。从没想过这样好的一家寿司馆子居然是会关门的。

关门之前几周我们才去过。寿司师傅规矩极多,不肯拼桌,还严厉地警告我们上菜会很慢。那天我们是给同事送别,错愕之下转投隔壁的韩国豆腐煲。老板娘眼睁睁看着我们十二个人哗啦啦离座,表情很平静。她说,这么大的聚会,这儿不是地方,仿佛如释重负。同去的美国同事认为老板娘的态度叫人忍无可忍。我私下里倒觉得那是应该有的架子。但凡好的寿司师傅,没有一个是特别好说话的。尤其是在美国,寿司店毫不客气地打出“恕不供应铁板烧及加州卷”的招牌乃是常事。寿司师傅看不惯客人高声喧哗、吃一半剩一半、用错调味汁,也会从柜台后面探出头来,厉声斥责。然而日餐就是靠这些寿司师傅保持原有的水准。许多寿司店周一关门,每逢节假日也放十天半个月的长假,残酷地叫兴致勃勃而来的食客碰个闭门羹。我碰过很多次闭门羹之后才知道,他们关门的原因是因为在此期间无法保证新鲜生鱼的供应。

总之Sushi Tenn就是这样一家很难缠的小馆子。在这个区住了两年多以后,我几乎以为它跟四零五高速公路和好莱坞标记一样是雷打不动的。因此它无声无息地关张的时候,我心里的难受劲儿如同被活生生拔去了一颗牙。

当然像中餐馆那 样入乡随俗做柠檬鸡和芥兰牛糊弄老美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当然像韩餐馆那样努力降价是另外一种生存的方式。像大多数美国化了的寿司馆子那样,把拉面、铁板 烧、加州卷和寿司混合供应是日本餐馆普遍的生存方式。事实上我遍寻一个肯跟我去吃好日餐馆子的朋友而不得,他们大多满足于12块的午餐特价甚或自助。但我对于不妥协的人和事始终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偏爱。他们挑一条比较困难的路来走,因此理所当然应该比其他竞争对手多获得一些敬意。

Sunday, April 29, 2007

泡点

建外SOHO俨然有种自给自足的小城模样。在天黑之后,灰蒙蒙的空气反而不再成为问题。白色的街灯和地灯把别墅和公寓都照得透明透亮,让这块地界显得比北京其他任何一个角落都要干净三分。所谓别墅和公寓,不过是按楼层高矮分的商用楼。不过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名至实归是不容易做到的。一切只好打个响亮的名头,借来七分想象,生活才得以点染了令人安之若素的斑斓色彩。

朋友约我在八号别墅二楼的泡点见面,我隔着老远就看见透明的落地玻璃窗里坐着熟悉的面孔。进门看见两座旋转楼梯,我头晕目眩一阵之后终于得出结论,其中一座定是直通三楼的,然而哪一座通往三楼,仰着脖子看了很久也没能决定,最终还是走错了路,白白锻炼了身体。泡点的洗手间恰有异曲同工之妙。洗手间门口并排挂着男女两块牌子,我领会到男女洗手间都在里面,推门进去,两个用厚丝帘遮挡的座位却叫我犹豫不决。哪一个是女士洗手间呢?幸好眼尖,看到两个座位墙壁上贴的海报颇有不同。一边是猛男,一边是靓女(裸女)。我于是放心大胆用了那间靓女海报的洗手间。等我出来,外面竟有一个男生在耐心等待。电光石火间我明白过来,靓女海报是给如厕男士看的,猛男海报则是给如厕女士欣赏的……可惜了店家煞费苦心,在我这儿全都明月照沟渠了。

我们要了双人套餐,色拉、洋葱汤、野菌鸡肉意面、咖喱猪扒饭、焦糖布丁和威芙。加上两杯寡淡的鸡尾酒——经鉴定是rum加雪碧,一共138块。别的也就算了,意面做得出乎意料地好吃。我猜是用鸡汁收过一下宽面条的。

当然吃什么是不重要的,聊天的伙伴是重要的。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倾其所有地往外倒隐私。她说她要创业,我说我要打工。她越变越漂亮,我如今看起来则像个中学生。我们都磨掉了许多锋芒,不再有那么多不平的事情想要倾诉。以前对着痛哭流涕,如今都成了轻飘飘的俏皮话。但是因为我们认识了那么久,所以这些俏皮话,我们自己心里都是明白的。若干年前我是那个花钱大手大脚从不心疼的人。而如今我坐着八毛钱的公共汽车,从城市的西北角跑到东南角。谁说时间不会改变人呢。她曾经是那样直率单纯的人,如今尝一口鸡尾酒就能说出里面放的是Rum还是Gin。我开始喝实惠的加利福尼亚红酒,并且在家不厌其烦地做饭。我们以不同的节奏在飘着,或者沉着。但是我们总还是在推心置腹地说着那些不会对其他人说起的话题。在未曾寻着终点的时候,我们始终都是彼此可以暂停休息的一个驿站,马路边的长板凳,水泥地板上的坐垫。无论怎么走下去,也都可以找到一个互相支撑的办法。

在这夜结束的时候她送我到公车站,我又把她送回她的长途小巴站。北京的夜晚,一如既往是灰色的,然而被那样多的灯映得人目眩神迷。

Monday, February 12, 2007

女人热衷起买鞋来,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她们虽然是生来的购物狂,却并非生来就个个懂得在鞋子上花钱。况且买鞋是件技术活儿。一眼看上的东西是不算数的。总要经常逛街的女人才会心里有数,什么样的跟高得有理,什么样的设计花哨得不难看,什么不起眼的款式当得了百搭。一双鞋要舒服、漂亮、配得起衣柜里的衣服;穿的机会多之外,还要经得起折腾。这些标准一概符合的概率小得可怜,是以女人看到了心仪的鞋子,往往不管不顾地花血本买下来。

男士的鞋子,若要质量模样牌子都拿得出手,价格绝对便宜不下来。女士则不同。天价的鞋子不到季末也开始打七八折,那价钱设得,叫你绝对买得起,可是买起来又会冷不丁地心疼。这种策略的杀伤力往往只有在信用卡帐单上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到这里为止我们说的还是理性消费的女人。她们买东西精打细算,对于款式和价格都能够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众所周知,这类女人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大多数女人走的是两个极端。要么大量囤积拿不上台面的便宜货,要么一心盯着不打折的名牌货。后者单靠自己的信用卡一般难以长期承受这样大的打击,因此常有他人信用卡作为坚强的后盾,其强大的杀伤力也一般显示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那个倒霉后盾身上。

传说中的买鞋狂人乃是伊梅尔达马科斯。当年这位风韵犹存的夫人下台的时候,全世界的报纸都睁大了眼睛盯着她的四千多双鞋。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听到这个数字只觉得眼前一黑。要等到二十多年以后,才咬着指甲发现,对于许多女人来说,有几百双鞋子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高跟鞋、中跟鞋、平跟鞋;高筒靴子、中筒靴子、低筒靴子;黑色、棕色、米色、白色;凉鞋、跑鞋、拖鞋——每式两双替换,搭配组合起来已经几十款。手头稍有松动,家里存货就直奔上百双而去。碰上对鞋子有特殊癖好的主儿,看见心爱的鞋子神魂颠倒,不顾一切先买下来,以后才考虑新买衣服手袋皮带墨镜搭配之,则间接成本接近无穷大。买鞋的钱,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欲望都市中凯瑞见鞋眼开,遭了抢只苦苦哀求窃贼放过她新买的当季高跟鞋。爱鞋如命者我见过一个,乃是办公室里的菲裔同事。她来应聘那天,办公室一众女职员对着她的高跟鞋艳羡不已,进而苦苦哀求主管雇她进来做事。她果然不负众望,不重样儿的鞋子穿了一个月有余,最绝的是无论穿那个色系的衣服,都必然有同一颜色的鞋子来配。这女孩子见到心爱的鞋子,不顾号码地买下来,宁可随后送给同事也是好的。那些叫人眼花缭乱的美丽鞋子,一般美国店里连见都见不到,大多购自菲律宾。主管也是女人,一日终于忍不住蓬勃的好奇心,半赞叹半嫉妒地问她:“你怎么有这么多双漂亮鞋子!”这菲律宾女孩子耸耸肩膀,非常大方地回答:“It’s just a Pilipino thing!”闻之方才恍然,二十多年前真是冤枉了马科斯夫人。

甜甜圈历险记

和阿尼塔出去中国城买菜,走了一路就叨叨了一路。我把两年来耳濡目染的办公室八卦向她和盘托出。她则以只有professional sales才有的热情向我介绍众多deal,我扎扎实实地亲身感受到了sales pressure,可幸她还不是抽佣的——也许这得说可惜。

“I am not a big fan of donuts. But if you like donuts, Stan’s Corner in Westwood is the King of donuts…”阿尼塔说这话时身体从驾驶副座上整个俯过来,眼睛闪闪发亮,语气严重得仿佛在为某个她介绍给我的男孩子做背书。我迟疑地问:“Uh.. where is it?”然后听到了我预料中的尖叫:“You’ve been living on Westside for TWO years! DON’T you go to all the good places? WHERE do you hang out? CHINATOWN?” 说到Chinatown的时候,语气已近激愤。我汗出如雨,立即决定,这个什么什么Corner的,我非去一趟不可。阿尼塔于是对我谆谆教导,此处donuts虽然颇不便宜,但晚上十点之后就三块钱一打,因此断断要赶此deal云云。我哪儿敢有半句反驳,点头如捣蒜,就差没拿出个小本子来一五一十记录大小姐的金玉良言。

但事实证明,晚上十点以后出门去买donuts迹近不可能。下班回家,更衣做饭,洗个热水澡,喝一点儿红酒,看张DVD,时间过得飞快。等轮到想起甜甜圈,每每已经过了十一点。如此这般,七天一晃而过,我信誓旦旦要买的甜甜圈尚未到口。每念及此,挫折感无可名状。

周六小雨。周日空气清新,一早吃了煎蛋土司研磨咖啡,水果无数,下午从Brentwood回来意犹未尽,于是去Ralph’s买回Tilapia一条,Pinot Grigio 一瓶,小白菜一把,回家做清蒸鱼一快朵颐。晚上十点,我奇迹般地想起甜甜圈,无法抑制地幻想起如果能用甜甜圈配咖啡当早餐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儿。于是我鼓起勇气在大衣口袋里揣进钱包和手机,开车出门,心里兴奋莫名,颇有点儿始皇帝safari的豪情。

Westwood,临近UCLA,该区素来以开车风格狂野与趴车困难著名。我对这一区向来敬而远之,是以出门之前看仔细了地图,然后先开车绕着甜甜圈店转了一圈,算是打探趴车的行情。这甜甜圈店旁边尽是餐馆和电影院,小小路口竟密密麻麻地趴满了违章车辆,全都闪着尾灯,车里并不见人,大概全是冒着吃ticket的危险冲出去买外卖了。我在两个block之外的Whole Food Market旁边找到一个meter,心想走过去也不过五六分钟的样子。是夜月黑风高,路边几枚homeless眼神发直。Gayley道与热闹的餐馆区相隔半个block,街上却看不到半个行人。我硬着头皮往前走,忽然前方20米处一个黑得不见底的黑人开始不知道冲着谁大叫大喊,状甚癫狂,我浑身激灵灵打了个寒颤,二话没说转了一百八十度快步溜回车里,心里怦怦乱跳,电影中打劫的镜头此刻在脑海中一一闪过,以Crash的劫车镜头最为清晰震撼。惊魂甫定,先把钱包藏进抽屉里,身上揣了二十块钱以备不时之需,然后另找一处灯光比较明亮、行人比较多的街趴停下来。刚走出车子,一辆黑色跑车自身后呼啸而过,车里的臭小孩儿们狂吹口哨。我大怒,心想,姐姐我都快三张了……小东西有眼无珠……就这样,心惊胆战地往甜甜圈店逶迤而去。

此时parking patrol的车闪着黄灯巡了一道,只见那些违章停的车在三分钟内逃得不见踪影。原本还有点儿night spot气氛的小街忽然就冷清了下来。甜甜圈店人气荒凉,脏兮兮的柜台,昏黄的灯。柜台里零零落落摆了几个甜甜圈,边上一张矮矮的小桌子,一个看上去颇不得志,貌似homeless的家伙正拿着一个圈儿在细嚼慢咽。我还在四处打量,老板娘惊雷似地吼了一声:“What do you want?”我胆战心惊地说:“I haven’t decided yet…”这面目险恶的墨西哥女人立刻眯起眼睛,给了我一个居高临下的白眼,她的表情读出来就是“哪儿来的小土包子?!”然后她长出一口气,努力积聚起显然所剩无几的耐心,对我勾勾手指头,开始讲解“I have…”苍天啊,她那个装着甜甜圈的大柜子也不知道有多少层,每层都是我连见都没见过的花样儿。我如乡下孩子进城一样目瞪口呆,最后绝望地点了半打不那么花哨的甜甜圈,如释重负地付了钱出门,晕头转脑地算计着……合着十点以后没有打折啊!

我终于发动车子的时候,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幸福放松的微笑。就算不看镜子,我也知道自己的嘴角咧到了耳朵根。打开车窗,夜风刺骨。我朝思暮想的热牛奶加甜甜圈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怎不叫人心旌动摇。只是下次再光顾这家小店,绝不选择月黑风高的十点钟以后。